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2489444/2025-00019
发布机构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2-07
杭州市发改委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 2025-02-07 15:06
浏览次数:
2024年,市发改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省发展改革委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现就市发改委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突出成效
(一)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一是印发《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度行政执法工作计划》,明确监管对象范围、内容重点,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严格规范执法、提升执法质效;二是出台《关于加强行政处罚错误数据主动纠错的工作方案》,针对我市上报并在“信用中国”网站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建立错误数据主动纠错机制,提高公示信息准确率,有效保护信用主体权益;三是印发《关于制定高频行政权责事项裁量权基准的通知》,对全市发改系统相关高频行政权责事项做了梳理和明确;四是配合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出台《关于建立发展改革(能源)领域划转事项监管与执法协作配合机制的实施意见》,厘清部门职责边界,建立协作配合机制,促进划转事项监管执法规范有序。
(二)全面落实行政机关法制审核。2024年度市发改委审核行政规范性文件12件(其中市发改委起草、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厅制发的7件;市发改委制发的5件),实现“应审尽审”,确保符合行政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要求;将部门公布的政府采购、招标文件全面纳入公平竞争审查范围,全年审查32件;审核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答复文书163件;审核本部门签署的相关合同100余件,从源头确保合规合法。
(三)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制度。2024年度市发改委承办重大行政决策1件,决策程序符合《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浙江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要求,确保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
(四)深入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针对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案卷质量等,开展专项行政执法监督,2024年度共审查重大行政执法决定3件,形成行政执法案卷49卷,区、县(市)发改部门形成行政执法案卷211卷。经认真开展自查,全部案卷立卷质量较好,无不合格案卷。
(五)积极应对行政复议诉讼。2024年市发改委新增行政复议案件6件、行政诉讼案件3件,截至年底,审理终结、做出复议决定的5件、做出判决的1件,没有发生部门被纠错或败诉的情况,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
(六)持续加强发改特色法治宣传。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在“杭州发改发布”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信用之香溢杭城”系列报道,推广典型应用经验做法,进一步推进“信用杭州”建设,打造“最讲信用的城市”。持续宣传《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杭州市社会信用条例》等发改工作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举办依法行政培训、专题讲座等形式,面向发改工作人员重点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等新出法规规章的培训。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公平竞争审查标准的统一性有待加强。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国内经济循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如何确保新出台的政策措施符合公平竞争原则,仍有待不断探索和完善。2024年,我们根据国家、省、市典型案例发布情况及整改案例通报情况,在部门内部积极开展案例发布及问题清单通报,努力推动审查标准统一,但对于疑难复杂问题,仍存在不同环节、人员审查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亟需得到更有力的业务指导和支持。
(二)行政复议诉讼工作应对能力有待加强。2024年市发改委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量较往年明显增加,案涉领域主要为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主要原因是对相关具体行政行为可能引发行政复议诉讼风险的认识不到位、预判不充分、敏感性不够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应复应诉工作机制,努力提高诉前化解力度、提升化解成效。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认真落实《杭州市直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积极发挥党组领导作用,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中央、省委、市委法治建设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及干部学习的重要内容,制定市发改委普法培训计划,制定普法教育责任清单。严格落实每会必学、每月一学,2024年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16次,“第一议题”学习26次,举办专题讲座7次,党组成员学习研讨、撰写学习体会30余篇。结合“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举行2024年新任职干部宪法宣誓仪式。将法治建设履职情况列入领导班子和个人年终述职内容。积极推动《杭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出台,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持续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公共信用信息归集、管理、使用的工作机制。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持续推进《杭州市创新活力之城促进条例》《杭州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等地方性立法工作,深化改革创新赋能,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杭碳”制度创新,推进项目“碳评+能评”和碳排放预算管理,助力杭州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法规体系建设。
(二)切实强化法治服务保障。聚焦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复议诉讼风险防范等方面,切实发挥法治工作在“强审查、重管理、防风险、促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强化省统一行政处罚办案系统应用,开展亮码检查,依法规范行政检查、案件办理,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三)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围绕“八五”普法规划要求,全面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聚焦公平竞争、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价格争议、投资审批等重点工作领域,通过讲座培训、争议化解、政策解读等,进一步丰富新媒体、案例集和负面清单等普法形式,扩大普法范围,拓展普法对象,强化普法效果。加强法治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开展多层次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培训以及“学法考法讲法赛法”活动,推动全委普法工作持续广泛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