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8专题专栏/col/col1568491/index.html法治同行/col/col1229057478/index.html
进入老年模式

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江政务服务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智能问答

登录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专题专栏
  • 网上办事
  • 专项服务
  •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法治同行

越权代表情况下签订的担保合同,对公司是否发生效力? ——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

发布时间: 2021-02-07 11:02:20

来源: 市发改委

        公司法定代表人违反公司法第十六条规定,未经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对外担保,构成越权代表。新担保制度解释规定,越权代表情况下签订的担保合同,对公司是否发生效力,取决于相对人是否善意。相对人善意的,对公司发生效力,公司承担担保责任;相对人非善意的,担保合同对公司不发生效力,公司不承担担保责任,但是,公司不承担担保责任,并不意味着不承担任何民事责任,还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新旧法条对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七条: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违反公司法关于公司对外担保决议程序的规定,超越权限代表公司与相对人订立担保合同,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法典第六十一条和第五百零四条等规定处理:

        (一)相对人善意的,担保合同对公司发生效力;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相对人非善意的,担保合同对公司不发生效力;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参照适用本解释第十七条的有关规定。

        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提供担保造成公司损失,公司请求法定代表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子支持。

        第一款所称善意,是指相对人在订立担保合同时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相对人有证据证明已对公司决议进行了合理审查,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善意,但是公司有证据证明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决议系伪造、变造的除外。

        《原担保法司法解释》

        第十一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担保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九民纪要》

        17.【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6条构成越权代表】为防止法定代表人随意代表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给公司造成损失,损害中小股东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6条对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进行了限制。根据该条规定,担保行为不是法定代表人所能单独决定的事项,而必须以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等公司机关的决议作为授权的基础和来源。法定代表人未经授权擅自为他人提供担保的,构成越权代表,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0条关于法定代表人越权代表的规定,区分订立合同时债权人是否善意分别认定合同效力:债权人善意的,合同有效;反之,合同无效。

        18.【善意的认定】前条所称的善意,是指债权人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订立担保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6条对关联担保和非关联担保的决议机关作出了区别规定,相应地,在善意的判断标准上也应当有所区别。一种情形是,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关联担保,《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6条明确规定股东(大)会决议,未经股东(大)会决议,构成越权代表。在此情况下,债权人主张担保合同有效,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其在订立合同时对股东(大)会决议进行了审查,决议的表决程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6条的规定,即在排除被担保股东表决权的情况下,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签字人员也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另一种情形是,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以外的人提供非关联担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6条的规定,此时由公司章程规定是由董事会决议还是股东(大)会决议。无论章程是否对决议机关作出规定,也无论章程规定决议机关为董事会还是股东(大)会,根据《民法总则》第61条第3款关于“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的规定,只要债权人能够证明其在订立担保合同时对董事会决议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进行了审查,同意决议的人数及签字人员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就应当认定其构成善意,但公司能够证明债权人明知公司章程对决议机关有明确规定的除外。

        债权人对公司机关决议内容的审查一般限于形式审查,只要求尽到必要的注意义务即可,标准不宜太过严苛。公司以机关决议系法定代表人伪造或者变造、决议程序违法、签章(名)不实、担保金额超过法定限额等事由抗辩债权人非善意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但是,公司有证据证明债权人明知决议系伪造或者变造的除外。

        另外,因上市公司属于公众公司,涉及到众多中小投资者利益。法律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明确规定上市公司有信息披露的义务,其中担保事项属于必须披露的内容。为全面落实法律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定,新担保司法解释对于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进行了特别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九条:相对人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关于担保事项已经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通过的信息,与上市公司订立担保合同,相对人主张担保合同对上市公司发生效力,并由上市公司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相对人未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关于担保事项已经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通过的信息,与上市公司订立担保合同,上市公司主张担保合同对其不发生效力,且不承担担保责任或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相对人与上市公司已公开披露的控股子公司订立的担保合同,或者相对人与股票在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交易的公司订立的担保合同,适用前两款规定。

        《九民纪要》

        22.【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债权人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关于担保事项已经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通过的信息订立的担保合同,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有效。


打印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杭州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2022028025号-2 网站标识号:3301000019
主办: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杭州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 地址: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B座17楼 邮编:310026 电话:0571-85251922
建设管理、技术支持:杭州市经济信息中心(杭州市信用中心) 地址: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B座12楼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 郑重声明 |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3134



无障碍浏览
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江政务服务网 智能问答 繁体版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专题专栏
  • 网上办事
  • 专项服务
  • 互动交流

越权代表情况下签订的担保合同,对公司是否发生效力? ——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

发布日期: 2021-02-07 11:02

浏览次数:

        公司法定代表人违反公司法第十六条规定,未经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对外担保,构成越权代表。新担保制度解释规定,越权代表情况下签订的担保合同,对公司是否发生效力,取决于相对人是否善意。相对人善意的,对公司发生效力,公司承担担保责任;相对人非善意的,担保合同对公司不发生效力,公司不承担担保责任,但是,公司不承担担保责任,并不意味着不承担任何民事责任,还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新旧法条对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七条: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违反公司法关于公司对外担保决议程序的规定,超越权限代表公司与相对人订立担保合同,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法典第六十一条和第五百零四条等规定处理:

        (一)相对人善意的,担保合同对公司发生效力;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相对人非善意的,担保合同对公司不发生效力;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参照适用本解释第十七条的有关规定。

        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提供担保造成公司损失,公司请求法定代表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子支持。

        第一款所称善意,是指相对人在订立担保合同时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相对人有证据证明已对公司决议进行了合理审查,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善意,但是公司有证据证明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决议系伪造、变造的除外。

        《原担保法司法解释》

        第十一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担保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九民纪要》

        17.【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6条构成越权代表】为防止法定代表人随意代表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给公司造成损失,损害中小股东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6条对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进行了限制。根据该条规定,担保行为不是法定代表人所能单独决定的事项,而必须以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等公司机关的决议作为授权的基础和来源。法定代表人未经授权擅自为他人提供担保的,构成越权代表,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0条关于法定代表人越权代表的规定,区分订立合同时债权人是否善意分别认定合同效力:债权人善意的,合同有效;反之,合同无效。

        18.【善意的认定】前条所称的善意,是指债权人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订立担保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6条对关联担保和非关联担保的决议机关作出了区别规定,相应地,在善意的判断标准上也应当有所区别。一种情形是,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关联担保,《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6条明确规定股东(大)会决议,未经股东(大)会决议,构成越权代表。在此情况下,债权人主张担保合同有效,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其在订立合同时对股东(大)会决议进行了审查,决议的表决程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6条的规定,即在排除被担保股东表决权的情况下,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签字人员也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另一种情形是,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以外的人提供非关联担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6条的规定,此时由公司章程规定是由董事会决议还是股东(大)会决议。无论章程是否对决议机关作出规定,也无论章程规定决议机关为董事会还是股东(大)会,根据《民法总则》第61条第3款关于“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的规定,只要债权人能够证明其在订立担保合同时对董事会决议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进行了审查,同意决议的人数及签字人员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就应当认定其构成善意,但公司能够证明债权人明知公司章程对决议机关有明确规定的除外。

        债权人对公司机关决议内容的审查一般限于形式审查,只要求尽到必要的注意义务即可,标准不宜太过严苛。公司以机关决议系法定代表人伪造或者变造、决议程序违法、签章(名)不实、担保金额超过法定限额等事由抗辩债权人非善意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但是,公司有证据证明债权人明知决议系伪造或者变造的除外。

        另外,因上市公司属于公众公司,涉及到众多中小投资者利益。法律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明确规定上市公司有信息披露的义务,其中担保事项属于必须披露的内容。为全面落实法律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定,新担保司法解释对于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进行了特别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九条:相对人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关于担保事项已经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通过的信息,与上市公司订立担保合同,相对人主张担保合同对上市公司发生效力,并由上市公司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相对人未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关于担保事项已经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通过的信息,与上市公司订立担保合同,上市公司主张担保合同对其不发生效力,且不承担担保责任或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相对人与上市公司已公开披露的控股子公司订立的担保合同,或者相对人与股票在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交易的公司订立的担保合同,适用前两款规定。

        《九民纪要》

        22.【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债权人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关于担保事项已经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通过的信息订立的担保合同,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有效。


版权所有: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杭州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2022028025号-2 网站标识号:3301000019
主办: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杭州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
图片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3134

地址: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B座17楼
邮编:310026 电话:0571-85251922
建设管理、技术支持:杭州市经济信息中心(杭州市信用中心)
地址: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B座12楼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
  • 长辈版
  • 重置
  • 声音
  • 语速
  • 阅读方式
  • 配色
  • 放大
  • 缩小
  • 大鼠标
  • 光标
  • 显示屏
  • 帮助
  • 固定
  • 快捷方式
  • 读屏专用
  • 退出

导航区 (0)

ALT+1

视窗区 (0)

ALT+2

交互区 (0)

ALT+3

服务区 (0)

ALT+4

列表区 (0)

ALT+5

正文区 (0)

ALT+6

语音
帮助
显示屏
老人服务
退出
请按F11切换全屏模式

提示: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
请注意,该操作链接到其他网站
该网站无法启动无障碍工具条!
当前访问页面超出辅助工具操作范围
无障碍辅助工具无法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