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444/2024-159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期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发布机构 市发改委 信息生成日期 2024-07-01

杭州市发改委关于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钱塘6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07-01 10:39:39

来源: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

您在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一老一小”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建议》(钱塘6号)已收悉,经市发改委主办,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税务局协办,现答复如下:

市发改委高度重视“一老一小”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一老一小”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需求导向、系统推进,着力构建普惠均衡和数智赋能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努力打造 “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杭州样板。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1.健全工作机制。养老方面,建立了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由市直相关部门组成的“浙里康养”工作专班。托育方面,成立由市委副书记、市委社建委主任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并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抓落实方面,不仅将养老托育工作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还将其列为共同富裕重点工作,纳入考核。

2.完善支持政策。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杭州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明确“十四五”时期养老托育重点任务。以《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为基础,构建“1+X”政策体系,推动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以《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康发展的通知》和《关于推进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核心,完善“2+X”政策体系,发展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普惠托育服务。2023年杭州市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杭州市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立体式完善托幼一体化保障机制,同时,深入开展“托幼一体化”的研究,不断推进“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健康有序发展。税务部门积极落实养老托育相关的税费优惠政策,包括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承受房屋、土地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的,免征契税;为社区提供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的机构自有或其通过承租、无偿使用等方式取得并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费优惠政策。

3.注重模式创新。一是创新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模式。坚持需求导向,注重政策创新,先后出台《关于推进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建设的实施细则》,在建设主体、招生模式、入园时限等10个方面实现突破,成功探索出在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举办幼儿园和托育机构的路径,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回应了群众需求期盼。近年来,杭州市积极打造优质、均衡、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从“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迈进。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1356家,总托位数5.4万个,每千人托位数达到4.4个,托育机构镇街覆盖率达99.48%,荣获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获批中央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多次在全国会议上做经验交流,多个创新工作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发改委肯定。二是打造“家政+养老”场景。出台了《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等文件,支持企业创新家政服务供给,积极承接适老化改造、老年人助餐等服务,已成功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100个。

4.完善平台建设。链接省“浙里康养”平台,搭建具有杭州特色的基本养老服务平台。汇集全市线下养老服务资源,在浙里办搭建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商城,汇集养老服务商400余家,互联网养老护理员10000余人,提供助洁、助浴、助行、助医和康复护理、辅具适配等53项服务,老年人可在平台一站呼叫服务。创新实施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制度,将养老服务补贴以“虚拟积分”的形式打入老年人社保卡“养老服务专户”,统一服务热线,建立全市统一的96345为老服务热线,分别在服务中和服务后进行电话抽查,管控服务质量,已排查上门服务工单1415万余单,保障老年人40万余人,产生预警13.5万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做好资源整合,将养老托育设施建设融入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出台《杭州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无缝接入“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一方面,社区积极提供场地,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向辖区居民提供低于市场价的托育服务。街道(乡镇)层面因地制宜,挖掘资源,将社区普惠托育点融入未来社区(乡村)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整体方案,并引入专业机构进行运营;另一方面,杭州市全国首创“婴幼儿成长驿站”社区服务载体,利用社区既有场地资源,通过专有或共享场地形式建设婴幼儿成长驿站,在提供家长课堂、育儿技能指导、亲子游戏陪伴、儿童健康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推广驿站互助托、临时托等综合服务。现全市各社区已建成婴幼儿成长驿站657家,其中示范型367家。根据居民需求,区分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按照精准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原则,科学选配服务功能,坚持“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功能效率最优化”,优先保障“一老一小”等急需紧缺服务需求,因地制宜补齐家政便民等服务短板。坚持资源共建共享,促进不同服务场景综合设置、复合利用和错时使用。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成后,试点社区具备七大类服务功能,其中包括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儿童托管功能。

2.坚持数智赋能,提高养老托育服务质量。加快数字赋能,丰富服务场景,推动上下贯通、线上线下融合,实现社区服务“指尖办、网上办、就近办”。着眼“服务跟着老人走”,完善养老服务数字驾驶舱,利用线上数据支撑线下养老设施布局。完善“善育在杭”数字驾驶舱,推动“托育一件事”提档升级。以全省数字化改革“一盘棋”为契机,以数字社会建设为抓手,积极赋能养老托育工作。推广“智慧养老社区”“爱心卡”“邻里康养”,不断提升“家门口”养老的实时性、快捷性、高效性。整合智慧养老院、智能终端配备、家庭养老床位、安居守护等场景,形成智慧养老社区建设规范,建成市区两级平台,提升各地民政养老服务管理能力和监管水平。系统编制《杭州市数字赋能“一老一小”工作方案》,精心谋划“一老一小”服务孪生数字场景,成功打造了一批“能监管”“善治理”“便应用”的人性化“一老一小”数字化平台。建立常住人口分布与公共服务资源的动态监测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全量归集养老、托育等7大类2万多个数据,并在23个村社开展试点。出台《关于提升全市老年人智慧助餐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迭代升级数字驾驶舱,实现60周岁以上老年人不限户籍,可在任意“全城通”助餐机构享受5-8折就餐优惠。

3.动员社会参与,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依托高校举办从业人员在职培训班,全面提高现有养老护理员和保育员的理论水平;举办职业技能大赛,以赛带训,补齐养老托育服务质量短板。扩大院校服务力。支持在杭院校设置养老托育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大“一老一小”紧缺人才培养力度;依托产教融合国家试点,积极打造养老托育专业人才实训实践基地。健全薪资待遇保障机制,会同市财政局,共同建立杭州市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制度,在全市养老服务机构落地职业技能等级与养老服务人员薪酬待遇挂钩机制,提高养老护理员待遇,留住养老服务人才。针对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及养老机构院长,组织不同类型的人才队伍培训班,针对各区工作需要,持续开展养老护理员订单式培训。另一方面,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老幼融合服务建设,提供资金、技术、环境等支持。做到多方合力,共同保障“一老一小”服务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4.强化资金保障,推进“一老一小”迭代升级。养老服务方面,2023年市级财政在市民政局部门预算中安排资金约2亿元,通过转移支付方式给予各区、县(市)适当补助,支持当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办养老机构建设与运营、老年助餐体系建设与运营、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智慧养老院等方面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方面,2023年市级财政在市卫健委部门预算中安排资金约1000万元,通过转移支付方式给予各区、县(市)适当补助,支持当地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普惠托育机构建设与运营;同时,持续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全力支持包括普惠托育在内的我市生育政策体系建设,助力我市成为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并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获上级补助资金1亿元。

联系人:社会处  谢启新

联系电话:85251981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5月15日

打印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2489444/2024-15908

发布机构

市发改委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7-01 10:39

杭州市发改委关于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钱塘6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07-01 10:39

浏览次数:

您在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一老一小”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建议》(钱塘6号)已收悉,经市发改委主办,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税务局协办,现答复如下:

市发改委高度重视“一老一小”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一老一小”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需求导向、系统推进,着力构建普惠均衡和数智赋能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努力打造 “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杭州样板。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1.健全工作机制。养老方面,建立了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由市直相关部门组成的“浙里康养”工作专班。托育方面,成立由市委副书记、市委社建委主任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并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抓落实方面,不仅将养老托育工作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还将其列为共同富裕重点工作,纳入考核。

2.完善支持政策。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杭州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明确“十四五”时期养老托育重点任务。以《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为基础,构建“1+X”政策体系,推动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以《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康发展的通知》和《关于推进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核心,完善“2+X”政策体系,发展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普惠托育服务。2023年杭州市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杭州市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立体式完善托幼一体化保障机制,同时,深入开展“托幼一体化”的研究,不断推进“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健康有序发展。税务部门积极落实养老托育相关的税费优惠政策,包括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承受房屋、土地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的,免征契税;为社区提供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的机构自有或其通过承租、无偿使用等方式取得并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费优惠政策。

3.注重模式创新。一是创新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模式。坚持需求导向,注重政策创新,先后出台《关于推进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建设的实施细则》,在建设主体、招生模式、入园时限等10个方面实现突破,成功探索出在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举办幼儿园和托育机构的路径,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回应了群众需求期盼。近年来,杭州市积极打造优质、均衡、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从“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迈进。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1356家,总托位数5.4万个,每千人托位数达到4.4个,托育机构镇街覆盖率达99.48%,荣获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获批中央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多次在全国会议上做经验交流,多个创新工作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发改委肯定。二是打造“家政+养老”场景。出台了《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等文件,支持企业创新家政服务供给,积极承接适老化改造、老年人助餐等服务,已成功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100个。

4.完善平台建设。链接省“浙里康养”平台,搭建具有杭州特色的基本养老服务平台。汇集全市线下养老服务资源,在浙里办搭建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商城,汇集养老服务商400余家,互联网养老护理员10000余人,提供助洁、助浴、助行、助医和康复护理、辅具适配等53项服务,老年人可在平台一站呼叫服务。创新实施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制度,将养老服务补贴以“虚拟积分”的形式打入老年人社保卡“养老服务专户”,统一服务热线,建立全市统一的96345为老服务热线,分别在服务中和服务后进行电话抽查,管控服务质量,已排查上门服务工单1415万余单,保障老年人40万余人,产生预警13.5万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做好资源整合,将养老托育设施建设融入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出台《杭州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无缝接入“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一方面,社区积极提供场地,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向辖区居民提供低于市场价的托育服务。街道(乡镇)层面因地制宜,挖掘资源,将社区普惠托育点融入未来社区(乡村)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整体方案,并引入专业机构进行运营;另一方面,杭州市全国首创“婴幼儿成长驿站”社区服务载体,利用社区既有场地资源,通过专有或共享场地形式建设婴幼儿成长驿站,在提供家长课堂、育儿技能指导、亲子游戏陪伴、儿童健康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推广驿站互助托、临时托等综合服务。现全市各社区已建成婴幼儿成长驿站657家,其中示范型367家。根据居民需求,区分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按照精准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原则,科学选配服务功能,坚持“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功能效率最优化”,优先保障“一老一小”等急需紧缺服务需求,因地制宜补齐家政便民等服务短板。坚持资源共建共享,促进不同服务场景综合设置、复合利用和错时使用。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成后,试点社区具备七大类服务功能,其中包括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儿童托管功能。

2.坚持数智赋能,提高养老托育服务质量。加快数字赋能,丰富服务场景,推动上下贯通、线上线下融合,实现社区服务“指尖办、网上办、就近办”。着眼“服务跟着老人走”,完善养老服务数字驾驶舱,利用线上数据支撑线下养老设施布局。完善“善育在杭”数字驾驶舱,推动“托育一件事”提档升级。以全省数字化改革“一盘棋”为契机,以数字社会建设为抓手,积极赋能养老托育工作。推广“智慧养老社区”“爱心卡”“邻里康养”,不断提升“家门口”养老的实时性、快捷性、高效性。整合智慧养老院、智能终端配备、家庭养老床位、安居守护等场景,形成智慧养老社区建设规范,建成市区两级平台,提升各地民政养老服务管理能力和监管水平。系统编制《杭州市数字赋能“一老一小”工作方案》,精心谋划“一老一小”服务孪生数字场景,成功打造了一批“能监管”“善治理”“便应用”的人性化“一老一小”数字化平台。建立常住人口分布与公共服务资源的动态监测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全量归集养老、托育等7大类2万多个数据,并在23个村社开展试点。出台《关于提升全市老年人智慧助餐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迭代升级数字驾驶舱,实现60周岁以上老年人不限户籍,可在任意“全城通”助餐机构享受5-8折就餐优惠。

3.动员社会参与,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依托高校举办从业人员在职培训班,全面提高现有养老护理员和保育员的理论水平;举办职业技能大赛,以赛带训,补齐养老托育服务质量短板。扩大院校服务力。支持在杭院校设置养老托育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大“一老一小”紧缺人才培养力度;依托产教融合国家试点,积极打造养老托育专业人才实训实践基地。健全薪资待遇保障机制,会同市财政局,共同建立杭州市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制度,在全市养老服务机构落地职业技能等级与养老服务人员薪酬待遇挂钩机制,提高养老护理员待遇,留住养老服务人才。针对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及养老机构院长,组织不同类型的人才队伍培训班,针对各区工作需要,持续开展养老护理员订单式培训。另一方面,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老幼融合服务建设,提供资金、技术、环境等支持。做到多方合力,共同保障“一老一小”服务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4.强化资金保障,推进“一老一小”迭代升级。养老服务方面,2023年市级财政在市民政局部门预算中安排资金约2亿元,通过转移支付方式给予各区、县(市)适当补助,支持当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办养老机构建设与运营、老年助餐体系建设与运营、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智慧养老院等方面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方面,2023年市级财政在市卫健委部门预算中安排资金约1000万元,通过转移支付方式给予各区、县(市)适当补助,支持当地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普惠托育机构建设与运营;同时,持续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全力支持包括普惠托育在内的我市生育政策体系建设,助力我市成为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并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获上级补助资金1亿元。

联系人:社会处  谢启新

联系电话:85251981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