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444/2022-1555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期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发布机构 市发改委 信息生成日期 2022-08-02

备注/文号

点击率

杭州市发改委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萧山2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2-08-02 17:10:33

来源: 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您在杭州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江南智造大走廊规划建设的建议》(第21号)收悉。经市发改委主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财政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富阳区政府、滨江区政府、钱塘区政府、萧山区政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单位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基本情况

市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把制造业作为强市之基,推进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确保制造业比重和质效显著提升”。您提出的“加快谋划推动江南智造大走廊规划建设,整合沿线资源,统筹规划布局,联动协同发展,努力实现规划共荣、基建互通、产业互补、区域共富”,其构想与近年来我市实施的《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发展规划纲要》目标基本一致,钱塘江南岸的滨江、钱塘、萧山一直是杭州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核心承载地。

(一)制造业基础扎实。区域内重大产业平台集聚,滨江、钱塘、萧山覆盖杭州市2个国家高新区(杭州高新区、萧山临江高新区)和2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萧山经济开发区)等多个国家和省级平台,集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国际领先的高端产业,培育和引进了吉利、万向、阿里巴巴、恒逸、荣盛、海康威视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2021年,滨江、钱塘、萧山三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就撑起杭州工业的半壁江山(占49%)。

(二)创新资源丰富。拥有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占全市六成以上。2021年,滨江区、钱塘区、萧山区国家级孵化器2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5家,占全市总量分别达42%和38%以上;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418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442家,占全市总量分别达41%和38%以上。其中,2个国家级高新区和1个省级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增加值达1271.69亿元,研究与技术开发费用达554.82亿元,分别占全市高新区65.8%和81.7%。

(三)合作机制灵活。《建议》范围涉及多个行政区。为加强区域协作,解决好“有产业没空间,有空间没产业”的问题,各区间开展了多种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形成了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等多种区域合作模式。如,根据实际需求和资源禀赋,滨富合作区采用“滨江产业+富阳净地”的模式,滨萧特别合作园采用“研发总部+合作园核心制造+周边配套制造”的模式,明确合作范围、双方责任、利益分配等问题,为全市跨区协作先行探路。

二、关于规划布局

(一)关于产业规划。近年来,为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到2025年,城东智造大走廊在全市制造业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市经信局开展重点产业链梳理和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研究,研究制定了数字经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多项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近期印发了《杭州市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立足我市优势产业和发展方向,围绕建设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低碳等五大产业生态圈,着力打造视觉智能、集成电路、药品、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链。在产业布局中,坚持将滨江、钱塘、萧山等区作为杭州制造业的主战场、核心承载地,形成的产业规划体系将助力江南区域产业高质量统筹发展。

(二)关于空间规划。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在编)中对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专门研究。一是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推进“新工厂计划”,构建视觉智能(数字安防)、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计算、集成电路、网络通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智能装备,现代纺织等九大标志性产业链,推进全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严守全市工业用地规模300平方公里底线,依据产业发展情况动态调整供地计划。到2035年,全市工业用地总量占城镇建设用地比例保持在20%-25%左右。二是构建“环杭州湾先进制造业发展带”,以钱塘新区为核心,以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塘智慧城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重点,作为杭州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

三、关于下一步工作

为加快铸就实体经济的铁柱钢梁,打造产业兴盛的新天堂,我们将大力支持包括钱塘、萧山、滨江等区域制造业发展。在布局发展方面,配合市经信局着眼杭州全市域,聚焦主轴钱塘江,抓好各项产业规划的落实,实施《杭州市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2022-2025年)》,进一步推动先进制造业沿钱塘江布局发展。在区域协作方面,高质量推进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建设,实现两区更高层次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全产业链优化升级。适时拓展合作范围,进一步总结高新区(滨江)“一区多园”建设经验,全面梳理钱塘江沿岸产业资源,结合钱塘区、萧山区、滨江区等钱塘江南岸地区发展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谋划推进高新区“一区多园”模式增点扩面。在平台转型升级方面,推进重点产业平台“一园一业”发展,原则上每个平台不超过3类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以人才需求为出发点,统筹管控平台内产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比例,完善各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联系人:规划处  郎佳汝

联系电话:85251809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6月28日  


打印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2489444/2022-15556

发布机构

市发改委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8-02 17:10

杭州市发改委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萧山2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2-08-02 17:10

浏览次数:

您在杭州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江南智造大走廊规划建设的建议》(第21号)收悉。经市发改委主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财政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富阳区政府、滨江区政府、钱塘区政府、萧山区政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单位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基本情况

市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把制造业作为强市之基,推进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确保制造业比重和质效显著提升”。您提出的“加快谋划推动江南智造大走廊规划建设,整合沿线资源,统筹规划布局,联动协同发展,努力实现规划共荣、基建互通、产业互补、区域共富”,其构想与近年来我市实施的《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发展规划纲要》目标基本一致,钱塘江南岸的滨江、钱塘、萧山一直是杭州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核心承载地。

(一)制造业基础扎实。区域内重大产业平台集聚,滨江、钱塘、萧山覆盖杭州市2个国家高新区(杭州高新区、萧山临江高新区)和2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萧山经济开发区)等多个国家和省级平台,集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国际领先的高端产业,培育和引进了吉利、万向、阿里巴巴、恒逸、荣盛、海康威视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2021年,滨江、钱塘、萧山三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就撑起杭州工业的半壁江山(占49%)。

(二)创新资源丰富。拥有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占全市六成以上。2021年,滨江区、钱塘区、萧山区国家级孵化器2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5家,占全市总量分别达42%和38%以上;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418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442家,占全市总量分别达41%和38%以上。其中,2个国家级高新区和1个省级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增加值达1271.69亿元,研究与技术开发费用达554.82亿元,分别占全市高新区65.8%和81.7%。

(三)合作机制灵活。《建议》范围涉及多个行政区。为加强区域协作,解决好“有产业没空间,有空间没产业”的问题,各区间开展了多种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形成了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等多种区域合作模式。如,根据实际需求和资源禀赋,滨富合作区采用“滨江产业+富阳净地”的模式,滨萧特别合作园采用“研发总部+合作园核心制造+周边配套制造”的模式,明确合作范围、双方责任、利益分配等问题,为全市跨区协作先行探路。

二、关于规划布局

(一)关于产业规划。近年来,为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到2025年,城东智造大走廊在全市制造业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市经信局开展重点产业链梳理和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研究,研究制定了数字经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多项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近期印发了《杭州市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立足我市优势产业和发展方向,围绕建设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低碳等五大产业生态圈,着力打造视觉智能、集成电路、药品、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链。在产业布局中,坚持将滨江、钱塘、萧山等区作为杭州制造业的主战场、核心承载地,形成的产业规划体系将助力江南区域产业高质量统筹发展。

(二)关于空间规划。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在编)中对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专门研究。一是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推进“新工厂计划”,构建视觉智能(数字安防)、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计算、集成电路、网络通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智能装备,现代纺织等九大标志性产业链,推进全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严守全市工业用地规模300平方公里底线,依据产业发展情况动态调整供地计划。到2035年,全市工业用地总量占城镇建设用地比例保持在20%-25%左右。二是构建“环杭州湾先进制造业发展带”,以钱塘新区为核心,以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塘智慧城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重点,作为杭州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

三、关于下一步工作

为加快铸就实体经济的铁柱钢梁,打造产业兴盛的新天堂,我们将大力支持包括钱塘、萧山、滨江等区域制造业发展。在布局发展方面,配合市经信局着眼杭州全市域,聚焦主轴钱塘江,抓好各项产业规划的落实,实施《杭州市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2022-2025年)》,进一步推动先进制造业沿钱塘江布局发展。在区域协作方面,高质量推进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建设,实现两区更高层次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全产业链优化升级。适时拓展合作范围,进一步总结高新区(滨江)“一区多园”建设经验,全面梳理钱塘江沿岸产业资源,结合钱塘区、萧山区、滨江区等钱塘江南岸地区发展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谋划推进高新区“一区多园”模式增点扩面。在平台转型升级方面,推进重点产业平台“一园一业”发展,原则上每个平台不超过3类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以人才需求为出发点,统筹管控平台内产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比例,完善各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联系人:规划处  郎佳汝

联系电话:85251809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