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2489444/2022-15750
发布机构
市发改委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7-21 17:40
杭州市发改委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40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2-07-21 17:40
浏览次数: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持续放大绿色亚运效应,建设国际绿色低碳城市的建议》(第406号)收悉。由我委主办,亚组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单位会办,现答复如下:
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风尚,杭州作为生态文明之都,高质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正如提案中提到的,我市将利用亚运会这一绝佳契机,放大亚运会效应,为高质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打造碳达峰试点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一、多措并举,打造亚运史上首届碳中和赛事
我市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专门提出,实施大型赛事碳中和行动,杭州亚运会首当其冲。目前,亚组委已印发了《杭州亚运会绿色行动方案》《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碳中和工作方案》,将全力打造亚运会、亚残运会历史上首届碳中和赛事,争取成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和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标志性成果,为浙江大型赛事和活动提供示范。一是绿色能源供应方面,印发《杭州亚运会绿色电力专项行动方案》,开展绿色电力专项交易,努力实现亚运会场馆、亚运村(分村)等亚运保障常规电力使用绿色电力。二是绿色场馆建设方面,编制《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绿色健康建筑设计导则》《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场馆建筑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导则》等技术导则和标准,明确各环节要求。杭州亚运村获得国家二星级绿色生态城区设计阶段评价标识,大运河亚运公园体育馆荣获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三是市场开发方面,坚持绿色优先,亚运会格式合同设置“可持续发展”专门章节,督促亚运官方合作伙伴、官方赞助商、官方供应商等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理念。四是新闻宣传方面,召开“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亚残运会”新闻发布会,国家、省、市30余家媒体进行报道。以绿色与碳中和为主题,出刊《杭州亚运》杂志专刊。
二、放大绿色亚运效应,让全社会共享绿色低碳亚运成果
一是持续开展绿色亚运系列活动。我们将以举办杭州亚运会为契机,宣传绿色亚运理念,引导公众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比如,市发改委会同亚组委办公室在中国改革报刊登“拥抱碳中和 杭州亚运会打造大型赛事‘零碳’样板”,宣传杭州绿色低碳亚运。比如,亚组委举办“我为亚运种棵树”活动,在全省开展各级党政军义务植树、“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全民共建亚运林活动,开展“人人1千克 助力亚运碳中和”活动,引导市民通过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助力亚运碳中和,参与人数达2630万,捐赠碳信用达3.5万吨。二是持续推进绿色亚运办会成果推广应用。我们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总结提炼亚运会筹备及举办期间关于推进绿色亚运、碳中和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各领域低碳发展成功经验,并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把这些看得见、有故事的生动案例推广应用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
三、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积极争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
去年9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中明确“组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探索有效模式和有益经验”,刘忻市长亲自带队赴国家发改委对接争取,目前我市已启动了国家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一是完善碳达峰碳中和顶层制度设计。加快印发《杭州碳达峰实施方案》和“6+1”领域行动方案,强化顶层设计。二是开展多层级试点体系。去年以来,市发改委会同市级相关部门,推进临安创建全省低碳试点县,组织创建了首批12个低碳乡镇(街道、园区)试点,并在今年上半年组织评选了“杭州市十大低碳应用场景”。三是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国家节能降碳专项行动以及省新一轮腾笼换鸟行动政策和资金支持,全面推动水泥、化工、化纤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绿色低碳升级。同时综合运用亩均论英雄、能效和碳效等手段实施末尾淘汰制,坚决腾退落后产能,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用地和用能空间。四是推动数智赋能能源“双控”。通过迭代更新杭州能源双碳数智平台2.0版,逐步打通能源、交通、工信、财税等数据,不断扩大平台监管监测范围,实现全市“双碳”一盘棋。加快拓展低碳领域应用,通过碳效码、碳普惠等方式,不断普及低碳理念。五是积极推动居民生活领域碳达峰。目前市市场监管局还在研究和制定《杭州市低碳(近零碳排放)社区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及《杭州市居民绿色低碳行为碳积分量化规范》,正在建设打造杭州市绿色出行一体化平台。六是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C40等国际组织沟通对接,吸收借鉴国际先进城市经验。
联系人:资环处 俞超
联系电话:85251880